首页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作文素材:颁奖辞+人物事迹+运用示范

2022-03-30 16:20:48   浏览:1351

一、杨振宁:明月共同途


归根清华的百岁物理学家杨振宁

颁奖辞:


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惊才绝艳。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的人不多;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

适用话题:

(适用话题:爱国情怀 科学精神 人生选择 民族基因)

运用示范:

爱国之情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强国之志是再基本不过的抱负,报国之行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有人说,35岁拿诺贝尔物理学奖并不是杨振宁的巅峰。是啊,顶级物理学家的贡献不是一个方程所能衡量的,价值也不是一个归国人才所能概括的。那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影响力,早就写进了杨振宁一个世纪的岁月里,写在了中国科技进步的注脚里,写在了功在世界、心怀家国的隽永篇章里。

事迹:

1971年,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之间长达20年的僵局。当美国刚发布公告,解除外国人访问中国的禁令时,一位思乡的游子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归途,他就是已经誉满天下、功成名就的大物理学家杨振宁。他也成为美国对华解禁后,申请归国的华裔科学家之第一人。杨振宁说,“我虽然在美国住了多年,可是就像我的一个朋友所讲的,杨振宁,你的血管里头所留的是你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

回国后,他交给接待人员一份希望会见的人员名单,列在第一位的就是他的老同学邓稼先。因为他心中,一直盘旋着一个疑问。1964年,中国原子弹研制成功,举国欢腾。但美国物理学界一直传言,这其中有美国物理学家的帮忙,杨振宁希望好友邓稼先能亲口打破这个传言。杨振宁说,“希望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只是中国人自己做出来的。”慎重起见,邓稼先在请示了周总理后,次日托人转交给他一封信,十分确定地告诉他,原子弹的成功完全是中国人自主研发。拆开信后,杨振宁哭了。他说,“这是灵魂深处的一个震荡,当我知道邓稼先的回答后,感情上的冲动不是当时自己能够控制住的,”

杨振宁的激动是有原因的。早在1945年出国前,父亲杨武之就曾叮嘱他:“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宏恩。”这一等就是20年。然而,在没能回国的岁月里,杨振宁为华人赢得了巨大的荣誉。1956年,他和李政道提出的“宇称不守恒定律”,颠覆性地震惊了世界,并在1957年斩获诺贝尔物理奖。

杨振宁的成就远不止此。1954年,他和米尔斯教授共同创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为粒子物理学提供了基本框架。学术界公认,杨振宁在统计学、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场论等4个领域,拥有13项诺贝尔级别的成就。他用无可辩驳的学术实力,使他背后的中国二字越发熠熠生辉。

尽管不断受到盘查和压力,杨振宁依然坚持每年回国一两次。他跟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等领导人多次研讨中国教育和科技上存在的问题,主张重视基础理论的发展,强调青少年加强软件教育,为新中国通往物理学的大门开辟了新的航向。他十分关心新中国的科研力量,1980年杨振宁在纽约成立了“与中国教育交流委员会”,资助了数百名中国学者去美国学习深造。这些人日后都成为了中国建设的骨干力量。

1996年,杨振宁接到了一份协助清华大学创建高等研究中心的邀请。2003年,杨振宁回国定居清华。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不仅不领年薪,还将美国的一栋房产捐给清华。2004年,82岁高龄的他甚至主动为200多个大一新生教了一整个学期的大学物理课。他为清华高研院累计筹措基金一亿多元,为吸引顶尖科技人才倾尽心血。同时,他始终关心中国重大科学工程和科研决策,以一片赤子之心进行谏言,继续用他的科学精神和学术人格,在中国科学界起着显著的引领作用。

从中华少年到爱国游子到归根老人,岁月须臾而过。2021年9月,杨振宁先生百岁华诞。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委托教育部同志前去探望贺寿。杨先生在致辞中再次提起,早已因核辐射的伤害而离世的邓稼先早年给他写过的一封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这位百岁老人,隔着几十年的岁月和生死,对着当年共同意气风发、许下报国志愿的儿时同窗深情喊话:“稼先,我懂你的‘共同途’的意思,我是以后50年,适合了你‘共同途’的嘱望,我相信你会满意的。”


二、张顺东、李国秀:自强敏天行



身残志坚的脱贫攻坚奋斗者


颁奖辞:

山对山来崖对崖,日子好比江中排,毛竹天生筋骨硬,顺风顺水出山来。李家大姐人才好,张家大哥看上她。没脚走出致富路,无手绣出幸福花。

适用话题:

(适用话题:自强不息 直面挫折 奋斗 幸福)

运用示范:

毛主席曾言:“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诚哉斯言,弱者不自暴自弃,不妄自菲薄,而是自强不息、笃行不怠,也能与幸福撞个满怀。你看,张顺东、李国秀夫妻二人加起来只有一只手、一双脚,但他们没有怨天尤人,而是胼pián手胝zhī足地奋斗,将黯淡无光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反观某些比他们强的人,自甘躺平,庸庸度日,将有滋有味的日子过成了白开水。由此观之,弱者可由奋斗变强,强者可由怠惰变弱。

事迹:

夫妻二人加起来只有一只手、两条腿,但他们用残缺的身体,书写了世间最美家庭的模样。他们用辛勤的劳作,把儿女养大成人;他们用坚强的意志,甩掉了贫困帽子,创造了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张顺东,1974年出生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坪子村。他6岁放羊时被高压电击伤,失去了右手,双脚重伤。19岁那年,他认识了邻村的姑娘李国秀。上门提亲的时候,生来就没有双手的李国秀却有些担心。1993年,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喜结连理。

庄稼人有耕种才能有饭吃。两个人只有一只手,他们有能力、有决心面对以后的生活吗?张顺东说:“生活不是等出来的,是要靠干出来的。夫妻同心,黄土才能变成金。”

女儿和儿子相继出生,健康的孩子是安慰,更是这个家庭的希望。李国秀说,“别人的孩子用手抱大,而我们的孩子是用双脚抱大的。”一双儿女渐渐长大,原本仅够填饱肚子的生活越来越捉襟见肘。每天天不亮,村里人呢还在睡梦中,张顺东夫妇就开始忙碌了。想让日子好一点,就要付出常人千百倍的努力。李国秀练出了绣花的本领补贴家用,他们养殖的鸡鸭猪仔也越来越多。懂事的女儿没有辜负父母的厚望,考上了师范大学。

但同时张顺东原本受伤的两只脚因为过度劳累而溃烂,不得不先后截肢。命运再次给这个不幸的家庭以沉重打击。截肢后的张顺东没有倒下,装上假肢继续耕作于田间地头。夫妻二人更加珍爱对方。坚强、自信、乐观的张顺、李国秀,没有向命运屈服,在困苦中相互扶持、相亲相爱。

在乌龙镇,张顺东夫妇身残志坚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只要有需要,村民们都会来搭把手。国家又给报销了两万多元医药费。2017年,在国家危房改造资金的扶持下,家里干上了新房,年收入逐步提高,张顺东家成为村里最早一批脱贫户。

如今,他们的女儿大学毕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也有了自己的宝宝。四世同堂,尽享天伦。对张顺东、李国秀而言,因为加倍努力了,所以倍感幸福。

三、苏炳添:秉心自超越



首位闯进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苏炳添


颁奖辞:

世界屏住了呼吸,9秒83,冲出亚洲的速度。你超越伤病和年龄,超越了自己。你奔跑的背后,有强大的祖国!

适用话题:

(适用话题:超越自我 创造奇迹 爱国情怀 中国速度 中国力量)

运用示范:

古人有言:“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立长志者,不期速成,从进步一点点开始,坚持进步,必将会离目标越来越近。苏炳添的进步一点点是中国人的一大步,也是亚洲人的一大步。这一点点是突破极限的挑战,建立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与自我突破上。作为中国人,在短跑这一弱项上,0.01秒的突破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我们相信,随着国力的增强、训练理念的进化、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学习,中国速度不会停留在9秒83,因为中国速度没有上限。

事迹:

2020年8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成为中国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9秒区代表世界顶级水平,曾是亚洲人禁区。

1032年,第一位站上奥运赛场的中国运动员参加的也是男子田径一百米。他叫刘长春,最终以11秒1的成绩被淘汰出局。直到83年后的2015年,亚洲人才跨进9秒区,这个亚洲人就是苏炳添。这样的突破,源自于他2012年第一次参加奥运会,苏炳添遇到了最强大的对手——世界第一飞人博尔特。此次比赛,让苏炳添知道自己与奥运选手的差距,所以他给自己制定了目标,首先就是要过10区进9秒区。

苏炳添坚持每天练习起跑几百次,即使走路也是练习起跑的样子,连睡觉也在思考如何跑得更完美。2015年北京世锦赛半决赛,苏炳添又与博尔特站在了百米赛道上。这一次,苏炳添跑出9秒99的成绩,博尔特则以9秒96险胜第一,两人仅相差0.03秒。但那一年,苏炳添已经到了退役的年龄。

9秒987,9秒92,9秒91,作为年龄偏大的运动员,任何微小突破,苏炳添都要付出成百上千倍的努力。2021年,苏炳添以32岁的年龄备战东京奥运会。然而,在之前的2019年,苏炳添受腰伤困扰,接连推出亚锦赛、全国田径锦标赛等重要比赛。在东京奥运会半决赛上,苏炳添以32岁的年龄跑出9秒83的成绩获小组第一,震惊世界。这个成绩比他2018年9秒91的亚洲纪录快了0.08秒,百米飞人世界排名高居第八位。苏炳添做到了!他超越了年龄,超越了伤病,超越了体能的局限,被称为“中国飞人”“亚洲之光”。


四、朱彦夫:慷慨是英雄



长津湖幸存志愿军战士“中国保尔”


颁奖辞:

生命,于你不止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没有屈服长津湖的冰雪,也没有向困苦低头。与自己抗争,向贫穷宣战, 一直在战斗,一生都在坚守。人的生命,应当像你这样度过!

适用话题:

(适用话题:自强不息 挑战极限 人生楷模 生命丰碑)

运用示范: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朱彦夫就像奥斯特洛夫斯基笔下的保尔柯察金一样把自己的整个生命都献给了最壮丽的事业。这事业一半是革命,一半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他一直在战斗,一生在坚守,生命当如此熊熊燃烧,持续发光发热。

事迹:

2021年,一部电影《长津湖》把人们带回抗美援朝那段峥嵘岁月。

1950年11月,中美在长津湖地区展开了一场激战。朱彦夫的连队战友在争夺250高地的战斗中,或阵亡,或冻亡,全部牺牲。那年,17岁的朱彦夫就是其中唯一的幸存者。当增援部队发现他时,他的肠子流出体外,左眼球被击穿,四肢冻成了冰块。经过47次手术,昏迷93天之后,朱彦夫苏醒了,但他失去了双手双脚,仅剩下视力0.3的右眼。伤势稳定后,倔强的朱彦夫不想躺在功劳簿上度过一生。为了牺牲的战友们,他要坚强地活着,做一个有用的人。

抱着残而不废的决心,朱彦夫回到家乡——山东沂源县张家泉村,一切从零开始。他苦练各种生活能力,不知杂碎了多少个饭碗,摔伤了多少次。在一次次失败中,朱彦夫终于站了起来。

那时的张家泉村,许多村民家里吃不上饱饭,有些人常年逃荒在外。一心要做点事情的朱彦夫看到村民们大都不识字,他拿出自己的抚恤金,办起了扫盲夜校。朱彦夫用两只残臂夹着粉笔,总是写了断,断了写。后来,他发明了子弹壳装粉笔的办法。乡村夜校办了5年,朱彦夫没有停过一天的课。

1957年,村民们一致推举朱彦夫当村党支部书记。大家把张家泉村的未来交到了没手没脚的朱彦夫身上。从此,他拄着双拐,拖着8.5公斤重的假肢,爬山头到乡间。山多路险,朱彦夫自创了四种走法:立行、跪行、爬行、滚行。常常遍体鳞伤的书记让乡亲们心疼不已。

朱彦夫的军人气魄,不怕艰难的干劲儿激励着乡亲们。棚沟造地,把贫瘠的山沟变成沃土。山坡造田,通水架电,十几年功夫,朱彦夫把一个穷山村变成了先进村。乡亲们不仅吃饱了饭,也种上了漫山果树。

在朱彦夫的心里,从没忘记过曾经一起战斗、为国牺牲的战友,更是时常想起朝鲜长津湖那一仗指导语临终的嘱托:如果活着,一定把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名字写下来,带回祖国。这个嘱托一直放在朱彦夫心上。年近六十,朱彦夫决定动笔了。他的写,是用嘴咬着必,用残臂夹着笔进行的。他一边刻苦阅读,一边构思创作,遇见不会写的字经常要查字典,就是靠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朱彦夫翻烂了四本字典。

七度春秋,七易其稿,将一部饱含着热血的生命之作捧给了世人。作品出版的那天,朱彦夫在扉页上写满长津湖牺牲的全连战士的名字。一个人关进房间,把一本书点燃。枪杆子,锄杆子,笔杆子,每一段人生他都抒写得如此精彩。他被誉为“中国的保尔”。

2019年,86岁的朱彦夫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五、顾诵芬:冲天鹏翅阔



七十年航空报国的科学家顾诵芬
颁奖词:

像静水深流,静水里涌动报国的火;似大象无形,无形中深藏着强国梦。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志在冲天。振长策,击长空,诵君子清芬。

适用话题:

(适用话题:爱国 报国 强国 科学精神 奉献自我 信念)

运用示范:

持续前进,厚积薄发,水滴十年石终穿。书写人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飞机设计大师顾诵芬坚定科学理想,朝夕不倦,经历数十年耕耘,致力于飞机设计领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以非凡的成就书写了壮丽的人生。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对他最好的奖赏。而在顾诵芬等科学前辈的引领下,中国的科学事业会在年轻一代手中更加辉煌。

事迹:

2021年11月3日,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颁发奖章、证书。

顾诵芬出生于江苏苏州的书香世家。五岁那年,父亲应邀到燕京大学任职。顾诵芬全家迁居北京。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7月28日,日本飞机编队轰炸中国兵营,七岁的顾诵芬第一次看到了飞机。第二次看到飞机是七、八年后,已经搬到上海生活的顾诵芬目睹日本兵营被美国飞机轰炸。

高中毕业后,顾诵芬分别报考了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志愿都是航空系。三所学校都录取了他,最后他选择了上海交大。

大学毕业时,抗美援朝开始,华东地区航空系的毕业生全部被调到北京工作。在与母亲的离愁中,顾诵芬告别了上海。

1967年,顾诵芬参与歼—8战斗机的研制工作。歼—8战斗机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款双发高空高速歼击机、顾诵芬与其他几名骨干临危受命组成技术办公室,接过了总设计师的重担。

1969年7月5日,歼—8完成首飞,安全降落。虽然首飞成功,但在跨音速飞行试验中出现了因气流分离导致的抖振问题。在多次地面试验无果后,顾诵芬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己上天,亲自观察抖振原因。从来没有接受过飞行试验的顾诵芬,登上一架教歼—6教练机,使用望远镜观察前方歼—8尾翼的气流分离情况。经过三天上天观察,顾诵芬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通过后期的技术研发和改进,成功地解决了歼—8跨音速飞行的抖振问题。从决定冒险亲自坐飞机上天观测,到顺利结束最后一次飞行,顾诵芬始终没把这件事告诉家里人。

在35年的飞机设计生涯中,顾诵芬先后参与主持了歼教—1、初教—6、歼—8和歼—8Ⅱ等机型的设计研发,成为我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他主持建立了我国飞机设计体系,致力于推动中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发展。

六、陈贝儿:江海意无穷



见证国家脱贫奇迹的陈贝儿


颁奖词:

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你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

适用话题:

(适用话题:脱贫攻坚 中国声音 中国故事 坚强 爱国)

运用示范:

纪晓岚曾言:“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陈贝儿以中国香港媒体人视角看内地扶贫,五人团队历时三个月,穿梭全国六个省份,深入十个曾经深度贫困的地区。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他们真实地用脚丈量每一寸土,了解各地民生,向观众介绍各地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任何事,只要沉下心来,专心致志地去做,就一定能够收获“姹紫嫣红开遍”。

事迹:

2021年,一部反映全国脱贫攻坚题材的纪录片《无穷之路》火了,豆瓣评分9.5。片子的主创是香港的媒体人陈贝儿。

出发前,她看到许多西方媒体对中国脱贫成功的质疑。陈贝儿出生在香港,生长在温哥华,一直生活在繁华都市的她,对贫穷没有什么概念。

对去脱贫地区的艰辛,是她未尝预料的。为了拍摄悬崖村易地扶贫搬迁的原因,陈贝儿两次攀爬天梯上悬崖村,来回共一万多级,每次花费十几个小时。累得脚软不说,有恐高症的她身体一度抖到不行,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在去怒江拍摄交通扶贫时,陈贝儿不顾危险,亲身体验了过去百姓过江用的溜索。一路走来,对于西方媒体的质疑,陈贝儿也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国家为了脱贫的决心非常大。

历经3个月,陈贝儿一行五人,穿梭全国6个省份,10个脱贫地区,深入海南热带雨林、川藏高原、戈壁沙漠,天南海北,翻山越岭,拍摄制作了12集纪录片,全面详实地见证了中国的脱贫之路。

《无穷之路》播出之后,出乎陈贝儿的意料。不仅内地观众赞誉不绝,香港观众也好评如潮。


七、吴天一:长松荫高原



守护高原人民健康的老院士吴天一


颁奖词:

喝一口烧不开的水,咽一口化不开的糌粑,封存舍不下的亲情,是因为心里有放不下的梦。缺氧气,不缺志气!海拔高,目标更高!在高原上,你守望一条路,开辟了一条路。

适用话题:

(适用话题:生命 奇迹 奉献 坚强 志向 信念)

运用示范:

吴天一认为,科研的意义在于创新。他是这么想的,更是这么做的。他到达青海的时候,国内的高原医学研究还是一片空白,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吴天一克服自身头痛、胸闷、失眠等高原反应,频繁出入高寒地带,爬冰卧雪,为牧民治病、收集生理病理数据。投身高原医学研究60余年,吴天一提出高原病防治救治国际标准,开创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藏族群众上万名。创新不是口头上嚷嚷就能出来,更要靠扎扎实实的行动。

事迹:

这位84岁的老人,脚步略显迟缓,却目光坚毅。他脚下的高原,印记着他半个多世纪以来奋斗的足迹。

抗美援朝期间,年仅13岁的吴天一申请入伍,之后被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习。1958年,经历了朝鲜战场洗礼的吴天一,跟随部队调防到青海。在这里,他见到了大量因支援高原建设而患上高原病的患者。从此,吴天一开始了他六十多年的高原病学研究;而在当时的中国,这是一项空白。

为了获得第一手研究资料,吴天一的人生黄金时代,多数是在青藏高原的调研中度过的。山路崎岖,需要骑马行进。在骑兵支队当过兵的吴天一,常常笑称自己是塔吉克族的好骑手,赶着驼仪器和行李的牦牛,饿了吃冻成冰坨的羊肉,磕了喝牧民的奶茶。为了拿到一份珍贵的样本,吴天一常常要一天骑行六七十华里。在调研途中,吴天一遭遇过6次车祸,留下14处骨折。最严重的一次,一根肋骨差一点就戳入心脏。100天后,他又出现在了马背上。

在高低压综合舱的人体试验中,吴天一耳膜穿孔;阿尼玛卿山科考,双眼白内障;长期高原奔波,导致慢性高原心脏病。身体屡遭重创,而理想的火焰却愈燃愈旺。吴天一对于高原病学的研究,也愈发深入、透彻。

2001年,青藏铁路修建,吴天一担任医学专家组组长。他主持修建了45个高压氧舱,38个低压舱,建立了三级救援体系,以确保每一位筑路工人都能得到最有效的高原救治。吴天一和医疗团队的目标是:不死一个人。他们按照最高标准制定了缜密周全的医疗救助体系,而最终5年14万筑路大军无一因高原病死亡,这被国际医学界成为“高原医学的奇迹”。

守护高原人民和建设的生命健康,是吴天一的初心。而60多年来,他把自己的生命和激情都融入进广袤的青藏高原。


八、江梦南:无声玉满堂



双耳失聪自强不息的青年学生江梦南


颁奖词:

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我们觉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

适用话题:

(适用话题:亲情温暖 坚持不弃 青春榜样 信心勇气)

运用示范:

是羽翼渐丰的雄鹰,注定要搏击长空;是扶摇直上的大鹏,注定要背负青天。那些打不倒、压不垮我们的,都会滋养、茁壮我们。且看苏子被贬黄州,“望美人兮天一方”,却一蓑烟雨任平生。仕途的不畅成就了旷古绝今的苏东坡。且看江梦南于无声中突围,成为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博士。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她,也鲜花般怒放。道阻且长,那就以勤奋泛舟;荆棘遍布,那就以毅力披荆。我们留给世界的是坚定执着的背影,世界回馈我们的必然是“有志者,事竟成”的欢欣!

事迹:

这些车水马龙、人声嘈杂,对于普通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但对于江梦南来说,所有的声音都是陌生甚至可怕的;因为在3年前装上人工耳蜗之前,她什么也听不见。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从小几乎完全丧失听力的她,在父母的帮助下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不仅没有失学,而且一路考出了偏远的瑶族乡镇,直到考上了清华的博士。她说:“我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听不见,就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弱者。”

时间回到29年前,小梦南半岁时,因为肺炎误用药物,左耳损失了大于105分贝——相当于直升机起飞时声响的听力,而右耳的听力则完全丧失,被诊断为极重度的“神经性耳聋”。父母会抱着她坐在镜子前,观察别人和自己说话的口型,进行发音模仿,并一遍遍地纠错。常人很难想象,在无声的世界里,小梦南是如何通过海量的重复和练习,学会说话和读唇语的。

梦南没有上过一天特殊的学校,因为她父母坚持要让女儿去公立小学读书,但没有一个正常小学肯接收她,以至于到了上学的年龄,无学可上的梦南又多上了一个学前班。江梦南的父母安慰她,听不见是既定的事实,与其怨天尤人,你还不如用最大的努力去克服这点。于是,在学校里,梦南靠着坐在教室前排读老师口型上课,并凭借惊人的努力和记忆力发奋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甚至,为了补上学前班多读的那一年,她在四年级暑假,自学了五年级所有的课程,一开学,直接跳到了六年级。

就这样,好强的梦南,一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吉林大学的本科、硕士,并于2018年考上了清华大学的生命与科学学院的博士,主攻肿瘤免疫与机器学习。为了测试自己还有哪些潜力,3年前,梦南装上了人工耳蜗,终于她人生第一次真切地听到了这个世界。

但是,新的困难接踵而至。为了建立耳蜗的声音跟文字之间联系,梦南还需要不断持续进行听力训练;而且,清华的学习压力大,每天面临大量的专业讨论、梦南的人生仿佛每一步都是困难模式,等待她去克服。


九、彭士禄:潜龙育神躯



中国核动力事业奠基人彭士禄


颁奖词:

历经磨难,初心不改。在深山中倾听,于花甲年重启。两代人为理想澎湃,一辈子为国家深潜。你,如同你的作品,无声无息,但蕴含巨大的威力。

适用话题:

(适用话题:爱国情怀 科学精神 无私奉献 理想信念)

运用示范:

凡事若依赖他人终究会受制于人,只有自力更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科技成果,才能在未来竞争中底气十足,立于不败之地。20 世纪 60 年代,面对苏联拒绝为中国研制核潜艇提供援助的境况,面对帝国主义的虎视眈眈,彭士禄等科研人员临危受命,克服种种困难,硬是制造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为祖国安全铸造了一面“铜墙铁壁”,为国家走向富强创造了条件,中国也因此在世界上有了更多话语权。

事迹:

2921年3月30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之地,8天前去世的中国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彭士禄及其爱人马淑英的骨灰被放入大海。

彭士禄是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澎湃之子。澎湃26岁烧毁田契,把自己的土地分给农民。31岁,领导建立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海陆丰苏维埃政府;33岁牺牲。澎湃牺牲时,彭士禄4岁;而一年前,他的母亲蔡素屏就义,彭士禄也成为被通缉的对象。

为了保护澎湃的根苗,很多贫苦农民冒着杀头的危险,把彭士禄从一家转移到另一家。在彭士禄的记忆里,自己有20多个“爸爸妈妈”。8岁和10岁时,作为“政治犯”,彭士禄两次被捕入狱。被释放后,为回到养父母的家,彭士禄凭记忆沿着铁路开始爬。大约12公里的路,彭士禄爬了18天。后几经辗转,彭士禄终于被周恩来派人找到,于1940年底送达延安。

在延安,彭士禄立志科技报国,拼命补习文化。1951年,26岁的彭士禄通过考试,赴苏联留学化工机械;1956年,彭士禄以全优的成绩毕业。又经过两年异地他乡的刻苦学习,1958年,彭士禄核反应堆专业进修结束归国。

中国核动力潜艇工程项目启动后,彭士禄担任和潜艇的心脏——核动力研究室负责人。1965年开始,八千军民陆续来到蛇虫遍野、荒草丛生的四川大山深处,为中国的核潜艇事业拓荒。彭士禄携妻子儿女,告别城市,走进大山,他要带领同事们建立中国第一座潜用核动力装置——陆上模式堆。很多想象不到的困难,都是工程负责人彭士禄要首当其冲面对的。

历时5年,中国第一座自行研制独立建造的压力型反应堆建成。1970年7月25日,反应堆发出中华大地第一度核电,把灯泡点亮了,彭士禄热泪长流;35天后,模式堆提升至满功率。这颗核潜艇的心脏有力地跃动着;4个月后,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4.6万个零部件全部实现自主研制。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像个账房先生的副部级干部,这是彭士禄从核潜艇转入核电站建设之后给人的印象。1983年,他担任第一座中外合资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筹建初期总指挥时,爱算计是因为当时国家还很不富裕;担任秦山核电站二期工程董事长时,彭士禄自己手写两大本被同事称为“天书”的经济和技术数据。四处算计成本,随时严控技术,是希望秦山二期这个中国首度自主建设的大型商用核电站,能够在技术、管理、经济上为未来的中国核电发展建立模板。如今,中国核电已经因造价、安全、技术方面的优势而被世界认可。

彭士禄说:“只要祖国需要,我愿意贡献一切。”


十、航天追梦人:赤心贯苍穹



取得辉煌成就的中国航天人


颁奖词:

发射、入轨、着陆,九天探梦一气呵成;追赶 、并跑、领跑,五十年差距一载跨越。环宇问天,探月逐梦,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太空,中国航天必将行稳致远。

适用话题:

(适用话题:自立自强 科学精神 信念初心 科技创新)

运用示范:

太空探索的进步不仅映照着“可上九天揽月”的豪情,也进一步增强了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和底气。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任务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首次,使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这个“国之大者”展现在更多世人面前,赢得了世界的惊叹和点赞。回顾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史,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攻坚克难,才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发展。如今,中国人拥有了自己的太空之家,飞天梦圆,凝结着中国航天人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的汗水和智慧,体现着中国科技强起来的决心和勇气。

事迹:

1、载人航天团队

2021年,神州十二号和神州十三号乘组已完成太空出舱等多项任务,并在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首次太空授课。

30年来,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短期停留到长期驻留,中国人正一步一个脚印,走进属于自己的太空家园空间站。伴随着一次又一次起飞,中国人在太空中走得越来越远,而我们的梦想却越来越近。

2、北斗团队

随着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升空,我国终于建成了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近30年间,几代北斗人坚守建设中国人自己导航卫星系统的初心使命,建成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奔向新时代,北斗人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继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北斗力量。

3、探火团队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

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驶上火星表面,留下了中国人在火星上的第一条印记。

4、探月团队

2020年12月17日凌晨,一颗明亮的“流星”划过夜空,这是刚刚从38万公里外的月球带回月球样品的嫦娥五号返回器。1时59分,嫦娥五号带着1731克月球样品顺利返回地球,中国人终于实现了千百年来“上九天揽月”的梦想。

至此,中国探月工程实现“六战六捷”,“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圆满收官。

嫦娥探月,天问问天,神州逐梦,北斗环宇,几十年来,中国航天人从未停下对宇宙探索的脚步。探索宇宙,是一代代中国航天人不变的情怀与浪漫。未来,中国航天必将走得更稳、更远。
COPYRIGHT 2017-2024 © 长沙克立兹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106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