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长的自我成长在孩子的教育中到底有多重要?

2018-12-07 16:51:28   浏览:1161

角度A

01

孩子犯错,是家长的错,还是孩子的错?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很多坏习惯是父母的折射。

父母是幼儿的主要模仿对象,家长对于事情的认知、态度、情感和应当方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幼儿在家长的行为反应和态度中无意识地形成着自己对事件的反应。

如果孩子喜欢谴责别人,可能是因为平时家长对他批评过多。

如果孩子凡事喜欢抱怨,可能是因为家长总是挑剔他。

如果孩子喜欢对抗,可能是因为家长对他有敌意和强制。

如果孩子不够善良,可能是因为家长是一个缺少同情心的人。

如果孩子胆小、羞怯,可能是因为他经常被家长嘲弄、辱骂。

……

所以,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父母的生活态度对孩子的“三观”塑造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想让孩子优秀,父母就需要作出优秀的模样。

父母不仅身体力行地做着表率作用,而且自身的态度也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

心理学家西蒙兹认为,在家庭当中,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接纳的,孩子的行为就会更符合社会要求,且情绪稳定;相反,当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排斥的或是支配孩子,那么孩子往往缺乏自信心、 腼腆、顺从和被动。

这让我想起武志红曾说过他自己成长中的一个小故事,本来生活窘迫的家,自他出生后,家境日渐好转,父母认为他是家里的福星,所以一向很尊重他,就是因为这些,给予了他成长中的自信。日后,使他成为心理学界的佼佼者。

反过来,我们看很多心理有问题的孩子,大多是因为家庭环境是糟糕的,家庭关系是冷漠的,让孩子在家中感受不到温暖,没有办法建立情感连接,孩子的心理出现缺陷。

02

我们所说的接纳孩子,并不是无条件的满足孩子。

在孩子有需求时,父母应在较大程度上回应,而不是忽视、漠视;其次,孩子的需求必须合理,他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只有在合理的爱与合理的要求相结合的情况下,养育出来的孩子,才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所以,很多父母的教养方式没有错,只是“过度教养”了。

当父母对孩子表现出过高的回应程度时,就会把孩子当成生活的中心,认为孩子的需求是至高无上的,将孩子放在家庭的一位。

另一种 “高回应”的表现是,认为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正确的,不接受他人指出自己孩子存在的不足。此外,一些“高回应”的父母会过度卷入孩子的生活,监控着孩子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

这都会束缚孩子的自主发展,让孩子无所适从。

这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常常会影响孩子的一些问题。

03

虽然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很深,但并不是说所有的责任都在他们。

理由1: 在进入学校后,孩子的教育不仅是家庭教育,还有学校教育、同伴影响和社会影响。

理由2: 过分强调家庭教育的影响,可能导致“都是父母的错”,忽视了孩子自己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理由3: 我们的对象是学龄前儿童没有错,给家长建议的同时,也不用给他们太大的压力。学龄前小朋友的很多问题也许能反应出家庭问题,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只找家长毛病就没有意义了,更多的需要孩子自己改变,甚至到了成年人,就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总之,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来说,有时候教育家长比教育孩子更重要。

所以,面对孩子的成长,家长也不能放弃自我成长与学习。

不成长的家长,正在面临的问题:

1. 家长之所以焦虑,是因为他们一直都是在间歇性地关注孩子。大多数的家长,对孩子、对教育,缺乏一个持久而深入的理解。孩子有问题,就关注多一些,没有明显的问题,便关注得少。对孩子的教育,缺乏一个宏观的掌控,对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得够不够,自己心里也没底。因此,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走向,就缺少了一份确信。不确信,就会慌张。

2. 许多妈妈,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便放弃自我探索。许多妈妈,结束了读书生涯,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达到了一种表面上的“圆满”,便放弃了自我探索。其实,很多人生议题并没有完成,而是搁置在那里,这很像“成长的断崖”。一位犀利的女作家甚至用“四十岁死,八十岁埋”来描述这种状态,读来让人倍感凄凉。

3. 家长自己没成长,容易把成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有的家长是孩子被老师夸奖了,这一天就非常愉悦;孩子考试考砸了,心情顿时灰暗下来。如果家长自己不能接纳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就格外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孩子。如果家长不能处理好亲子关系,心中就会有一个“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动符合家长的期待。

4. 教育孩子的王道,就是与孩子一起成长。每个人的成长中积累了很多暗伤,许多成长任务并没有完成,与孩子相处,这些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这也是很好的线索。当家长们感到困顿、力不从心的时刻,不妨停下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在阻碍着我们。

未来,想要成为优秀的家长,从现在开始,就要走出心理舒适区,勇敢面对,不再逃避。

多了解孩子。孩子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他的成长是持续性的,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了解他的世界里都有什么。孩子是很欢迎的,家长的心态也可以变得更年轻一些。

平时多陪伴。在陪伴的过程中,建立情感连接,多走入孩子的精神世界。

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要总说为了孩子放弃很多,自己依然可以追寻梦想,而且也能为孩子做出好的榜样。

好能做到,孩子懂的,我懂,孩子不懂的,我也懂。

家庭教育的实质就是父母不断地成长、改变和发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与他渐行渐远,而又并肩前行。

角度B

01

我们为什么对教育这么焦虑?

大多数的家长,对孩子、对教育,缺乏一个持久而深入的理解。猛然意识到,赶紧管一下,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就开始忧虑孩子十年后的高考,十五年后的婚姻,以及二十年后的事业……

而这个忧虑本身,就会毁掉孩子的未来。

家长之所以忧虑,是因为一直在间歇性地关注孩子,孩子有问题,就关注多一些,没有明显的问题,便关注得少。对孩子的教育,缺乏一个宏观的掌控,对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得够不够,自己心里也没底。因此,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走向,就缺少了一份确信。不确信,就会慌张。

那么,为什么许多父母没有确信与笃定呢?

许多家长,结束了读书生涯,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达到了一种表面上的“圆满”,便放弃了自我探索。生活遵循“安逸原则”,看上去悠然自在,轻松洒脱,生活稳定,令人羡慕。其实,很多人生议题并没有完成,而是搁置在那里。

打个比方,这很像“成长的断崖”。很多妈妈自认为选择了一条安逸的路,结果却被动地陷入烦恼的泥沼。到头来,付出的不是更少,而是更多。

02

“四十岁死,八十岁埋”?

我有很多年长我十岁左右的朋友,常常在一起聊天,也会说到她们同龄人的状态。发现四十岁左右年龄的人,特别容易往两个方向走,要么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魅力;要么视野越来越窄,与外在世界非常疏离。一位犀利的女作家甚至用“四十岁死,八十岁埋”来描述这种状态,读来让人倍感凄凉。

当然,选择安逸的生活状态,也不是错误。不过,人生的议题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回避而远离。派克在他的《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

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妥协和谈判。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地图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地图完美无缺,世界观没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为神圣不可侵犯,对于新的信息和资讯,他们也没有多少兴趣,似已疲惫不堪。只有极少数幸运者能继续努力,他们不停地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

我们的人生地图,至少要通过三组关系来定位,分别是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如果我们不想再绘制“人生地图”,那么,也有很多逃避的办法。简单的办法,就是退缩,并保持现状。

许多人不接纳自己,常常会自我否定和自我攻击,却放弃了内在探索,而选择忍耐和逃避。面对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障碍,不是去化解,而是把人际关系简化,有的索性只剩下亲人关系。在家人面前,就算任性为之,也会获得包容。对世界的看法,则保持不变,不再对世界产生好奇。

许多妈妈埋头于柴米油盐的生活,大限度回避了这三组关系。派克的另一句话,说得言简意赅: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03

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

如果说,大部分情况,我们都可以逃避的话,那么,孩子的到来,则让妈妈们无处可逃。亲人和朋友会包容我们,但孩子只是凭天性和直觉生活,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我们的情绪和成熟程度,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我们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被这个小生命映照得一览无余。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督促父母把从前忽略的课程补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如果我们处理不了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怎能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再好奇,怎么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有位妈妈感慨:我现在才理解“孩子是天使”这句话,如果不是养育他遇到困难,我不会去探索,不会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思维模式。现在,我的生命在走向开阔,这是孩子带来的改变。

如果我们抗拒成长,就会把成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如果我们不能接纳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就格外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孩子。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亲子关系,心中就会有一个“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动符合我们的期待。

于是,几乎和孩子绑定在一起,共进退,同悲喜。孩子被老师夸奖了,这一天就非常愉悦;孩子考试考砸了,心情顿时灰暗下来。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变成人生大的“创可贴”。一个孩子,很难担负两个人的成长任务,这样的状态,注定会出问题。

选择与孩子一起成长,意味着我们要重新审视三组基本的关系,要面对人生的问题,寻求答案,完善自我。我们并非过了18岁,便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在某些时刻,我们只是大号的孩子。我们成长中积累了很多暗伤,许多成长任务并没有完成,与孩子相处,这些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这也是很好的线索。当我们感到困顿、力不从心的时刻,不妨停下来,看看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

04

孩子的教养,拼的是父母的功底

当我们不再逃避,勇敢面对问题,也意味着离开心理舒适区,进入不确定的状态。世间美的花朵,都开在艰辛的枝头,成长就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成长意味冒险,也伴随着苦痛,这也是我们回避成长的主要的原因。

这个过程,会有煎熬,也会迷茫和焦虑,但只要我们坚持思考,终究会找到解决的途径。面对困惑的时候,阅读会打开一扇窗,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庆幸的是,现在通俗心理学著作的质量越来越高。我们会发现,每个问题解决之后,我们的人生都变得更通透,更顺畅,不会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

而每个困境背后,都隐藏着人生的礼物。

我始终觉得,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时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说,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教育中来。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妈妈承担的教育责任更重一点。所以,我总是劝妈妈,人到中年,路要越走越宽才好。低到尘埃里,洗手做羹汤,本来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仅仅懂得柴米油盐,会离孩子的精神世界越来越远。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

理想的状态——孩子懂的,我们懂;孩子不懂的,我们也懂,至少,我们要与孩子有交集。这个漫长的求索过程,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孩子。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说来,孩子永远不会有相同的起跑线。

所以,我敬重那些勤奋好学、不放弃自我成长的父母。

COPYRIGHT 2017-2024 © 长沙克立兹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106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