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特长招生取消后,为什么孩子还要学特长?

2018-04-14 10:32:10   浏览:1103

日前,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其中规定义务教育阶段要在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还将进一步取消体育、艺术等加分项目。


新消息是,北京市将于2019年彻底取消六升七特长生招生,以减少家长和学生进行盲目培训的情况。


特长生招生取消的规定碰触到不少家长的“痛点”。如果特长生招生的这道门将来关上了,特长学习是否会成为“鸡肋”?孩子的特长到底学不学?该如何学?


该不该上孩子上各种特长班?近后台经常会有圈友问这样的问题。


和朋友讨论这个问题,有人说:孩子必须要有快乐的童年,何必一定要求他们上这班那班呢。当然也会有不少人站出来批评这种观点,因为孩子长大后将面临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如果在人群中找不到一技之长或一项傲娇的资本(无论大小),立足于社会的自信心或根基会比较脆弱。


下面分享的这篇文章来自于一位家长关于女儿特长学习的体会,以及两位资深专家的看法,其中不少观点值得好好琢磨。


孩子从小练习各种乐器,绘画或者跳舞,但是真正能够坚持下来的并不多,大多孩子都是半途而废了。其实这是大人的问题,不是孩子的问题。因为大人从思想上都不清楚,到底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一样特长,目的是培养孩子什么能力。


我们不是为了培养孩子一种特长而让孩子去学什么东西。我们是为了培养孩子一种生活能力而去学习。我们要在培养孩子拥有一种特长的同时,培养孩子克服困难,抵御诱惑,战胜不良情绪,提高自己的做事的毅力等等一些做人的优良品质。


我要让她为自己的努力和成长高兴

我和所有学习钢琴的孩子的父母一样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众所周知,学钢琴就是非常艰苦的长时间的事情,家长要为此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孩子要付出很多耐心。就是李云迪,朗朗小时侯都厌烦过练习钢琴。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早就做好了和孩子一起锻炼毅力的准备。我知道学习钢琴很枯燥,一个小练习曲,一弹就是好几个月。因为我自己小时候学过手风琴,我想过程大同小异。


所以我从来不抱怨,也不嫌烦,但是我从来不陪女儿练琴。开始我不要求她要弹得好,我只要求她要完成老师留的作业和每天保证必须弹半小时。我从来不喝斥她,也不纠正她。因为有老师,老师说话比我管用。我就负责监督她的时间和监督她上次老师指出的缺点改正了没有。


还有就是不管刮风下雨,我们从来没有缺过课,我就是要让孩子体会,我做事情是很认真的,因为我要感染她懂得什么叫认真。每次老师给她上课,我都在旁边认真地作笔记。让她感觉到我很重视这个事情,也很尊重老师,这样她自然也会重视老师的意见和批评。


当她受电视节目诱惑,而想放弃练琴的时候,我就给她讲道理,告诉她学会控制自己以后有什么好处,不管她是否能够听懂,我就是在她不能控制自己,或者不想控制自己的时候,耐心的给她讲道理,不厌其烦。我会用讲道理的时间拖延她的欲望,直到她欲望消失。


然后我告诉她,其实不是她不能够战胜欲望,而是她需要一个方法学会当欲望来临的时候如何控制自己。当她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会给她讲任何事情都不是随便可以成功的,都是需要付出比别人多的努力,我会用我的经历告诉她,我是如何努力的,是如何战胜诱惑的。我在慢慢的培养她的自我控制能力。


我明确地告诉她,我不是想把她培养成一个钢琴家,我就是要培养她懂得学习一样东西从不会到熟练甚至到成功是一种什么体验,什么感觉,需要付出什么样的辛苦,要忍受什么样的寂寞和枯燥,要如何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因为这些东西在以后她的生活中只能不断出现,这才是以后她需要和别人竞争所具备的一种强大的内心支持和竞争力。


这样的教育从她开始学钢琴6岁开始,我从来没有停止过。即使我在她钢琴8级,10级的时候,带她参加比赛,我都告诉她,比赛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让你知道,你拥有了资格。而即使这个资格也是你自己用了这么长时间奋斗出来的。


当我孩子得了一等奖的时候,我除了为她庆祝,我首先问她:“你自己为自己的荣誉和成功高兴吗?这就是你努力的结果。你通过练习这么多年的钢琴现在得奖,你有什么体会?”我要让她自己说出来,人的成功必须要付出努力这个道理。这是我对她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的过程。


我不是要让她只为自己成为一名高兴,我要让她为自己的努力和成长高兴,我要让她知道,她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她自己得到大的快乐。而不是为了我。我告诉她,如果你能够发扬这种练习钢琴的毅力和体会,她以后的生活中不管干什么都会得到更多的成功和认可。


孩子的特长都是后天培养的

对于孩子来说,我们只能看到孩子是否具有某种天赋,而无法看到她有什么特长。我认为孩子的特长都是靠父母培养出来的。没有孩子天生有特长。


有些孩子有艺术天分,那是天生的,比如莫扎特,他从小就有音乐天赋,但是他的钢琴特长也是后天父母培养的,他并不是生下来就会弹钢琴。他的天赋因为后天的培养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因此他5岁写的曲子到现在还是所有学钢琴的孩子必须练习的。这样的孩子叫天才,很少有。大部分的孩子都是普通的孩子。那么如果不培养孩子,孩子就没有特长。但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这是需要父母去注意发现的。


现在很多孩子干什么都坚持不下去,三分钟热乎气,然后就说没有兴趣,这很好理解。谁会对一个辛苦,枯燥的事情保持持久的兴趣?大多数的成年人都做不到,更何况是一个充满好奇的孩子。看看那些工作没几年就喊着没有兴趣的年轻人,就知道他们从小就是缺乏耐力和恒心训练的。我估计他们小时候学东西也一定是半途而废的。


也有很多孩子从小练习各种乐器,绘画或者跳舞,但是真正能够坚持下来的并不多,大多孩子都是半途而废了。其实这是大人的问题,不是孩子的问题。因为大人从思想上都不清楚,到底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一样特长,目的是培养孩子什么能力。在孩子练习过程中,大人要付出很多的辛苦,就是这个长年累月,风雨无阻的每周上课,很多父母自己都不能坚持,就会嫌烦嫌累。


我们总说,大人是孩子的镜子,大人如果都不能坚持,都抱怨,孩子如何可以坚持?


至于学习的目的是什么,父母自己都不清楚,怎么能怪孩子不能坚持呢。如果一个人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一件事情,他怎么可能会坚持呢?

我们是为了培养孩子一种生活能力而去学习

我要说的是,我们不是为了培养孩子一种特长而让孩子去学什么东西。我们是为了培养孩子一种生活能力而去学习。


学习一种特长是培养手段,而不是培养目的。不一定孩子学的特长越多竞争力越强。而是我们要在培养孩子拥有一种特长的同时,培养孩子克服困难,抵御诱惑,战胜不良情绪,提高自己的做事的毅力等等一些做人的优良品质。


因为这些特长也许并不能成为他未来工作的竞争力,只有他拥有别人没有的品质那才是他能够继续努力,能够学会独立解决问题,抵抗诱惑,能够控制自己,能够终在他所从事的领域中成功的主要能力。


一个人能够成功,不是要具有某种特长,而是具有某种成功的素质,而这种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从小对孩子培养特长开始。当然更需要父母对自己的自我约束能力和严格要求。一个没有自控能力的父母也无法培养出一个有自控能力的孩子。言传身教永远是教育孩子好的方式。


我主张让孩子小时候就懂得要学会控制自己,要学会坚持,要培养自己的耐心和耐性。只有从小接受这样培养的孩子,长大才会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很好的安排时间并合理的运用时间,很好的排解自己心中的不良情绪。因为这一切从小他坚持学一个东西的时候,都已经遇到过了,并在大人的指导下很轻易的就可以渡过。


注重孩子内在魅力的培养

小孩子是建立良好习惯和条件反射容易的时候,为什么现在大人改变很难。可是小孩子就很容易?就是因为孩子可塑性强。


一个从小思想被教育好的孩子,根本不用担心他的学习,他的与人相处的能力,因为他已经很懂如何自我控制,如何合理的管理时间了。因为大脑是支配人言行的中枢指挥系统,只有这个系统建立的好,不断地给予完善,整个人的言行才能表现出合理和有目的。


一个孩子要想成为一个健康的人,首先要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而这是靠精神内在所支持的。这也是女孩子长大以后的魅力所在。有才华和有人格魅力是两个概念。因此我们做父母的不能光把眼睛盯在注意培养孩子的才华上,而忽视在这个培养过程中更重要的孩子内在魅力的培养。


因此给你的建议就是你好好想想,如果你的孩子有注意力集中的特点,去找一个可以发挥这个天赋的特长去培养她,比如下棋,训练他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等等。关键是你要明确目的,不是为了让她成为一个什么特长专家,而是要培养她成为一个有生存竞争力的人。


大咖支招

北京大学教育考试院院长秦春华:

有特长的人会看到更多的人生风景

孩子还要不要学特长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孩子学习特长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培养情操,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还是仅仅把艺术当成一个工具、一个敲门砖。这是两个不同的出发点。


在学习艺术特长这件事上,我的主张是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孩子也许不具备成为艺术家的天分,不能指望他们在艺术特长这条道路上做出非同一般的成绩,从概率的角度来说,这也不会是一件大概率的事情。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以根据自身家庭条件的情况,为了让孩子的生活更丰富一点、更有趣味一点而选择让孩子学习艺术,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出发点。


人的生活是丰富的,学生的生活不仅是学习,还需要旅行、活动和各种实践体验来充实,就是将来进入工作状态,生活也不能仅仅只是工作,得有家庭和爱好来补充。个人的爱好也好,家庭的建设也好,都需要人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条件,比如你要具备一些特长,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和才能,你的世界才能更丰富、更多彩。


如果把生命比喻成旅程,有艺术特长相伴的人,看到的风景会更多。当然这得根据社会发展和家庭条件来选择,比如我们小时候经济条件不允许,缺乏一些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学习艺术特长就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如果家庭条件比较好,孩子就能学习一些花费更多的项目,比如帆船、马术等,可能他的世界就更宽广。


但是并不是说一定要把艺术跟经济联系到一起。像我们过去条件不好的时候,买不起钢琴,我们唱个歌也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买不起昂贵的设备,拿一根毛笔也可以写书法。艺术主要的作用是丰富人的心灵,让你对世界的体会更多元。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

孩子学习特长,

重要的是要发现自己了解自己

不管政策如何走向,对于孩子来讲,还是要发现自己、找到自己,这个我认为没有必要发生动摇。就算特长生招生这种方式不存在了,或者是用特长生这种方式来加分不存在了,学生还是要找到自己的优势潜能,来发展自己的特长,不能够因为这个有动摇。家庭和学校都应该按照初心去发展孩子。


我曾经讲过一个观点,在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可以用百分之六十的时间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的课程学习就行了,但是在现行模式下,很多孩子用了百分之百甚至是更多的时间,去挤着考更高分,这样一来,就伤害了很多孩子,让他的优势潜能得不到发展。大家应该注意到一个问题,有的特长就算不是在考试、考分的范围内,但是是属于孩子自己的优势,就要鼓励孩子去发展。即便这个特长在考试的时候不管用,但是走到生活、走到职业当中,就能起到相应的作用了。


很多父母给孩子报兴趣班、特长班时,首选艺术类,比如琴棋书画,这是中国家长的一个偏向。了解自然、了解社会的课程,选择的家长相对较少。这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由于一些媒体宣传的误导。


我认为,应该摆正艺术特长学习的位置。艺术是一个修养问题,不能做一个终身职业,从这个角度看,它有它的价值。但不能夸大它的作用。事实上,后能成为艺术家的孩子很少,毕竟只有少数人有那个天赋。


除了艺术特长外,孩子还应该从小了解自然、了解社会。实际上,做学问做到极致,后的方向和大的空间就是探索自然的奥秘和解决社会的问题。家长、学生都要拓宽视野,在自然探索方面、解决社会问题方面多培养、多发展。

COPYRIGHT 2017-2024 © 长沙克立兹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10632号-1